防癌抗癌的關鍵離不開生活細節。近日,美國“網絡醫學博士網”刊登了,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所發表的一份報告稱,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健康飲食,積極鍛煉和保持健康體重等健康生活方式可以使癌症危險降低34%。
1:高危人群應“年檢”。腫瘤高危人群必須接受“年檢”。人體每天都在不停發生著細微變化,腫瘤發展速度快,且症狀不明顯,讓人很難察覺,一旦發現很可能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專家表示,40歲以上人群以及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最應提高防癌意識。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適齡人員每年至少做一次健康體檢。
2:遠離二手煙。美國環保局、美國國家毒理學項目、美國衛生部和聯合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都將二手煙列爲確定的致癌物。據統計,美國每年因二手煙導致的肺癌死亡病例多達3000人。美國衛生部稱,與吸煙者生活在一起的非吸煙者,肺癌危險增加20%—30%。另外,多項研究顯示,二手煙還會增加成年人乳腺癌、鼻窦癌、鼻咽癌,和兒童白血病、淋巴癌和腦癌危險。專家建議,由于二手煙中至少有69種致癌物,因此應盡量遠離二手煙。
5:每天5份果蔬。超重會增加結腸癌、食管癌和腎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病幾率。而水果蔬菜既有助于保持健康體重,又有助于降低癌症風險。專家建議,每天至少吃5份水果蔬菜。
7:每晚睡夠7小時。美國癌症研究院對6000名女性進行的爲期10年的研究發現,女性每晚睡眠時間少于7小時,其患癌幾率比經常鍛煉身體而且能睡夠7小時的女性高47%。缺覺會導致生活方式紊亂,身體更容易發胖,癌症危險隨之增加。
25:BMI值不超過25。英國科學家發現,身體越肥胖,癌症風險就越大。曼徹斯特大學研究人員對2.8萬例癌症病例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男性BMI值每增加5個點,其食道癌危險增加52%,甲狀腺癌增加33%,腸癌和腎癌都增加24%;女性BMI每增加5個點,宮頸癌或膽囊癌發病率增加59%,惡性食管癌增加51%,腎癌增加34%。專家建議,BMI最好控制在20—25之間。
30:每天鍛煉30分鍾。芬蘭科學家對2560名中年芬蘭人進行的爲期17年的研究發現,每天進行30分鍾中等強度的鍛煉,可使癌症死亡率降低50%。專家表示,鍛煉包括除塵、種花、割草等家務活